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擔心性早熟?晚睡的風險可達七倍!


暑假馬上要到了,這幾天,陸續考完期末考的孩子們歡樂地來到門診,眉飛色舞,暑假有許多有趣的安排。

根據往年的經驗,暑假期間除了孩子們飲食大失控,變成沙發馬鈴薯窩在螢幕前,導致暑假後回診整個人腫一圈之外,暑假期間的睡眠作息也都非常混亂

上學期間是課業壓力大,很難早睡;暑假期間是生活太精采,不知不覺開始熬夜,然後睡到中午…


暑假確實是個放鬆的時間,偶爾放縱一下無可厚非…

但是!

擔心孩子們身高的爸媽們,放縱真的只能一下下!


——

除了晚睡會影響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之外,晚睡也跟性早熟有關

近年在門診,越來越常看到小五覺得身高增長變慢了來就診,一確認發現青春期已經到後期,生長開始降速了的小男生,這就是性早熟或青春期過早的小男生,算起來的預期成人身高,即使我盡力委婉,也常讓爸媽在門診中受到驚嚇呆立當場。

在去年5月,我統整了一篇醫學研究上,睡眠與性早熟的關係,結論是:

1. 睡不飽在女生有多國多項研究表明會提早青春期起始,並且有更高的性早熟風險,

2. 在男生方面,少量大型研究依然支持睡眠不足與性早熟的關係。


——



而就在那篇文章之後,去年11月,內分泌前沿期刊恰恰刊登了一篇較大型的中國調查型研究。

研究納入了男女比相近的8007名兒童,針對睡眠時數與上床時間和性早熟或青春期過早的相關性作分析,並且校正其飲食包含飲料攝取跟BMI後發現:

睡不夠10小時的孩子,青春期過早的比例顯著上升

    男生女生都一樣,而且風險倍數是遠遠超過其他飲食或飲料的影響

    1. 每天睡9-10小時的孩子,比起睡夠的孩子,男生青春期過早的風險是3.6倍,女生則是1.5倍

    2. 每天睡不到9小時的孩子,男生青春期過早的風險是4.5倍,女生則是1.8倍

太晚睡的孩子,風險還會進一步上升

    無論週間或是週末都一樣,而且男生的影響特別可怕!

    1. 週間每天9點以後睡的孩子,比起9點前,男生青春期過早的風險是4.5倍,女生則是1.5倍

    2. 週間每天10點以後睡的孩子,男生青春期過早的風險是7.4倍,女生則是2倍

——

各位爸爸媽媽,晚睡跟睡不夠的影響程度,在男生是遠遠超過任何飲食或飲料的影響的!尤其晚睡還會增加肥胖風險,肥胖又是男生青春期過早的一大原因!

在最常被漏掉又跟最終成人身高息息相關的男生青春期過早,超過七倍的風險呀!


今晚,趕快跟孩子溝通。

9點睡、9點睡、9點睡,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暑假,我們也盡量9點睡吧!


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可以文章讓你有所收穫,希望能夠幫忙多加轉發,希望能夠讓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及爸媽看到,能夠幫到更多孩子,謝謝。


延伸閱讀:

睡不飽會性早熟?文獻統整,原因與假說


參考文獻:

Tang J, Yu T, Jiang Y,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and early pubert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a school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3;14:1259172. Published 2023 Nov 23. doi:10.3389/fendo.2023.1259172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一變天孩子就酷酷掃?--氣喘不一定是喘!不可不慎!



前幾天的健保門診,一位女性走進我的診間,一面謝謝我,詢問後才知道,她們家常常在酷酷掃的大弟,先前在我的門診中,經過我多問幾句之後,發現其實是氣喘體質用藥物控制之後顯著改善,解決了媽媽長年的頻繁就醫困擾,以及孩子動不動晨咳夜咳的問題。

媽媽一面講,言談間透漏的強烈信任感,讓我覺得,作為一名兒科醫師總是多問那幾句真是太好了。


正確診斷治療的氣喘,在控制良好底下不只會改善孩子的呼吸道健康與免疫力,也會改善成長,進而改變孩子的生活跟未來。

事實上,這個場景在門診中並不少見。


門診中常常有感冒咳嗽的孩子,但這當中,並不一定都是感染,有時候多問幾句咳了多久、會常常夜咳晨咳嗎?會一運動就咳嗎?以及是否有病史、家族史等等的簡單問句,就會導引到一個懷疑:氣管過敏、氣喘


▌兒童氣喘常見的表現

氣喘的中文名稱、其實是一個很讓人誤解的命名。

甚至一些他科的醫師也常不能正確列舉出氣喘在兒童的常見表現。

氣喘嚴重發作時是喘的、感染發作時會有咻咻的呼吸聲,但大多數時候,這些孩子的表徵是咳

▌幾個常見的表徵供大家參考:

 ○早上起來咳

 ○半夜咳

 ○運動或情緒激動就咳

 ○吃冰的就咳

 ○天氣變化就咳

 ○每幾週就頻繁發生,好像沒有任何其他感冒症狀,就是動不動酷酷掃。

合併上過去有咻咻的呼吸聲有過敏病史,或是有過敏家族史,就會高度懷疑是氣喘體質,建議給受過氣喘照護訓練認證的兒科醫師評估與討論氣管的保養策略


▌兒童氣喘用藥

接下來也分享兩個在門診常常衛教家屬的重點:

當我們診斷目前氣喘狀況需要控制,在第一線用藥,會是

○欣流:著名的口服氣管保養藥,作用是部分調節免疫反應,因為口服的方便性,常常作為第一個使用的藥物

○吸入性類固醇:用微量的類固醇減少氣管目前的過敏發炎狀態,進而達成控制

這個治療會以兩到三個月為一個週期,我們先用藥,並且回家調整環境並減少過敏原,之後每個週期評估,看看發作的頻率是否顯著改善,如果改善就可以減藥或停藥。

所以氣喘藥並不是一旦開始就要終身用的,不用過於擔心。

▲類固醇使用會影響身高嗎?

確實有部分文獻顯示在使用的初期可能對成長速度的影響,但在情況穩定停藥之後會追回來;相對的,如果氣喘控制得很差,研究上發現對孩子的生長有更顯著的負面影響

而且早期控制,更有機會用微量的局部吸入式類固醇就可以走到後面無須用藥,而不是常常發作喘起來會需要用大量類固醇,對身體更有負擔。


所以氣喘的正確診斷與治療,對孩子後續的成長與健康,都有重要的價值,這也是專業的兒科醫師以及細緻的問診,能夠提供的價值。

跟各位爸媽們分享,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可以文章讓你有所收穫,希望能夠幫忙多加轉發,希望能夠讓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及爸媽看到,能夠幫到更多孩子,謝謝。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下課肚子餓怎麼吃?--澱粉配蛋白質,不餓又不胖!



結束今天世貿婦幼展的新生兒篩檢演講,正在備課下週的健管師課程,當中有一堂很重要的課程是體重控制與管理。

胖孩子早發育,而且更早結束發育,不健康的飲食與體態更是可能進一步讓身高的成長受限。

近期在門診中,看到越來越多發福的孩子,我都會叮嚀飲食的調整,在小森林的成長門診,我們也請來全台罕見專精成長的兒童營養師來協助;但是,好多爸媽常問:「孩子下課就喊好餓,又還沒到晚餐,到底要怎麼吃?

我們不希望孩子餓到頭昏眼花,更不希望孩子餓到睡前才在大爆食,那對身體的影響是更不好的。

但在不知道要吃什麼的狀態下,常常聽到孩子都在吃麵包,尤其是高脂高糖的台式麵包

事實上,有些簡單的食物搭配,就可以兼顧飽腹跟營養,熱量也不高。

畫了圖,跟大家分享。


把握基本原則:

碳水化合物搭配蛋白質或乳品,盡量避免過多的糖分


▌上面黃色列,是澱粉類或水果,一份約60-70大卡。

一顆蘋果,也可以替換成常見的其他水果,比如超商有賣的同樣一個孩子拳頭大小的切塊水果;

半個烤地瓜

1/3根玉米

三片餅乾,是小片蘇打餅乾那種,不是高糖高熱量的軟餅乾唷,也不可以是包餡的餅乾,會糖量超標唷!

托現在超商便利的福,烤地瓜跟水煮玉米也是很容易取得的選項,也可以換成烤或蒸的馬鈴薯,小顆的一顆份量也剛剛好。


▌下面綠色列,是蛋白質或乳品,一份約60-70大卡。

半碗毛豆

一顆蛋

120ml低脂牛奶,也可以換成等分量的無糖優格,或是茶碗蒸

120ml無糖豆漿

只要上下各挑選一份,就是可以填飽肚子又營養均衡的小點心

不會爆卡,也不會只有糖份。

記得上配下,營養又健康!

這是大人也可以多加參考的健康點心小選擇,歡迎大家多多分享給親朋好友,一起營養均衡變健康!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新竹成長門診專業醫師門診時間表總整理




匯總更新日:2024/02/25

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找到一位專業的醫師很重要,能夠找到信任的醫師、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進而更加健康地成長,是爸媽們的期盼。


如同先前貼文說的,專業的醫師數量有限,很多時候爸媽都需要到處尋找資訊,有時候作息難以配合、有時候治療追蹤的時間到了卻掛不到門診,在門診中看到許多辛酸,尋找專業醫師跟在追逐稀有動物一樣,所以也就下定決心來幫大家整理新竹地區成長門診專業醫師的門診時間表。

我來幫大家整理「稀有動物與他們的出沒時間」了!


我將時間都匯總在圖片當中,方便大家參考,爸媽也可以存下來,如果有成長發育的評估需求,就可以找到符合自己時間安排的醫師門診,或是做為參考來安排時間;也歡迎大家分享給其他家長,幫大家省下許多搜索資訊的焦慮與苦工。


有在新竹執業的 兒童內分泌科兒童遺傳代謝科十四位醫師,其中專任在新竹的七位

其中有底色的是有固定時段預約制成長門診的醫師,如果需要較長時間的諮詢、或是時間壓力比較大的爸媽與孩子們,可以參考。

考慮到成長門診會需要確認私密部位目前發育狀況,孩子們可能各有不同需求,有畫底線的是女醫師、沒有的則是男醫師,供爸媽們參考。


另外需要提醒,醫師們有時會因應院所調度而更改門診時間,這張時間表是我根據當前全部院所官網公告的時間匯總,有可能隨時更新,也麻煩大家如果發現需要更新的醫師時間,再留言告訴我,謝謝!


實際門診時間匯總如下:(不含醫師自約診)


診所:

小森林兒科診所:許鈺敏 週二/週三/週五夜診

張益豪耳鼻喉專科診所:朱子宏 週一早診/週二下午診/週三夜診、陳奕成 每月一次週六下午診、陳菁兒 隔週五下午診

安慎診所:鄭弼文 週三1730-2030/週四下午診/週五早午診、許秉依 週二下午診/週三1400-1930/週六早診


醫院: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林昭旭 週一下午診/週三下午診/週四早診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許秉依 週四早診、林函怡 週二下午診/週三竹北院區早診、莊立欣 隔週週一下午診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朱子宏 週五下午診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李翊誠 週四下午診、王亭皓 週一夜診

新竹東元醫院:邱巧凡 週五早午診



匯總時間表時,我也深深感受到,新竹地區成長發育專業的醫師真的不多,這也回應了我門診看到的狀況,分明是很擔心關注孩子成長的爸媽,卻常常掛不到評估的門診、或是錯過治療的時程,在門診當中紅著眼眶。


最後我想自薦一下,來到新竹之後因應大家的需求,我們在小森林兒科開立了每週三個晚上的成長門診,秉持著兒科醫師的專業與責任提供詳細的解釋、討論對孩子最適切的醫療決策,方便大家下課後就診之外,我們的個管師團隊非常用心,會在門診後紀錄孩子的狀況、提醒應該追蹤的時程、協助爸媽們確保需要治療的孩子都在方便且適當的時間就診,不遺漏任何治療的時機,甚至有時爸媽忘記時間或者準備出國,都是由我們的個管師提醒時發現會錯過治療而協助調配回診治療時間


如果有就診的需求,可以到網誌上方成長門診預約按鈕或是我的粉專置頂文,點擊小森林成長門診的預約網頁,替孩子預約成長門診的諮詢時間唷。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真正長高的跳繩法 --一千下?五千下?長高到底要跳繩幾下?

 



轉眼寒假就到了,前幾天先前特別冷,大家有進補嗎?

來問一個傷感情的話題...大家有運動嗎?


  每年的寒暑假,都是成長門診大爆量的時候,卻也是我最擔憂的時候。

  常常經過一個暑假回來,原本控制不錯的孩子暴長五公斤、骨齡跟著衝;或者經過一個過年,躺在家裡沒動一直吃,一量起來怎麼就長了三公斤...



  其實寒暑假不只是長體重的時候,更是長高的黃金時期,孩子們在放假期間有更多的運動機會,如果能夠顧好睡眠、促進夜間生長激素分泌得更好,加上適量的運動青春期的孩子在返校時往往可以達成驚人的改變!



  在所有跟長高相關的運動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跳繩了。

  跳繩作為一個不需要額外空間設備、不受天氣影響的室內運動,又具有方便記數跟設定目標的特性,真的是很適合在家裡執行的運動,但很多爸媽可能都有感觸,要讓孩子乖乖跳繩,好難呀!

  在門診當中,也時常被問到,是不是要長高就要跳繩?到底要跳幾下?來自各不同專家口中,一千、兩千、甚至五千的,我都聽過。

要跳繩長高,其實有些事情是要注意的!

以下就來講解一下關於跳繩與長高的研究與實作建議吧!


跳繩會長高嗎?

  跳繩長高的部分,分成國內/外的研究,國外有非常多研究主要著重在跳繩對下肢肌力、骨質密度的增強,以及對心肺耐力的好處,有少數研究提到,對下肢骨骼的強化可能使跳繩具有促進身高增長的效果。

  但為什麼很少講到長高?因為國外的研究多半是短時間、小強度、少次數,往往是幾週或幾個月時間,每天幾百下的設計,也因此對身高的影響可能就沒有那麼顯著。

  國內的研究則以2011年陽明大學劉影梅副教授團隊做的研究最為知名。

  大家也許有聽過「一天跳繩30分鐘,20週就可以多長高1.5公分」,就是從這篇研究來的。

  在長達20週的追蹤中,近千名的宜蘭縣小學四年級學生分成跳繩組跟控制組,最終的身高確實有顯著差異,在第10週時差了0.64公分,第20週時差了1.49公分。

  也因此,研究的結論是,跳繩會幫助長高。

  等等,在各位爸媽馬上拿著跳繩讓孩子跳30分鐘前,我們還要看看研究中他們是怎麼跳的!

  這其實才是整個研究的重點,卻很少有人提到!以至於講到跳繩常常變成孩子跟爸媽的戰爭!

真正長高的跳繩法

  下面我們從運動持續週期、運動時長、運動強度、跟實作方式幾個面向來跟大家分享。

1.運動持續週期:

前面提到的研究中,跳繩的方法是有經過設計的,研究者總覽許多文獻後發現,太過短期的運動介入來不及對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累積出顯著影響,所以設計上一個運動至少穩定持續要12週以上,才會顯著見效

這也就是說,找一個可以持之以恆的運動方法跟生活模式,遠比短期內求好心切更重要!

2.時間:

研究是採用每次至少十分鐘,一日累積滿30分鐘的方式進行計算,也就是讓孩子在課間課餘也可以分次有點小進度,不用有巨大壓力要一次運動很久,這樣的設計方法也會降低孩子對運動的懼怕或障礙。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間長度也不能太短,否則才開始暖身,就結束了,並不能很好地刺激到身體的內分泌以及生長板,所以至少要十分鐘,但不必求好心切導致挫敗。

3.運動強度:

需要到中等強度,也就是每分鐘需要跳至少60下,才能算達成強度。

刺激內分泌與生長最重要的就是時間長跟運動強度,強度過低也沒有顯著的刺激效果,過強則會讓孩子太累產生排斥,因此60-80下左右確實是一個比較能夠長久的設計,可以搭配不一樣的音樂,跟著步調跳,會更舒適無痛唷!

(我最快大概一分鐘130下,但是真的會蠻喘、撐差不多十分鐘真的很極限)

4.實作方式:

來到重點了!

為什麼常常叫孩子去跳繩,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頂嘴,或是變成愛跳不跳的應付?

因為累又沒有成就感呀!

跳了整整140天才會多長1.5公分,等於一天0.01公分,孩子本身根本沒有感覺,但是少了30分鐘看電視玩手機甚至看書可是每天都很有感的!

人類天生是需要變化跟反饋的,長高跟運動對身體好處的反饋很長遠,但去理解並且執行這個好處,對孩子們不夠成熟的大腦來說,實在是很困難的任務。



這種時候要怎麼處理?

1.闖關獎勵機制:

讓這個反饋變得即時而且具象,讓自己達成的事情變成看得到摸得到的闖關!

研究中,孩子們是有闖關卡片的每天達成10分鐘時勾第一格勾勾,達成第二個10分鐘時有第二個勾勾,就這樣有整整六個空格,跟闖關一樣,甚至在寒假回家自行運動的時候,研究人員還把勾勾設計成讚的形狀,每跳滿10分鐘,畫上去就有一種強烈的達成感!每天結束後交給爸媽在最後面做驗證簽章,綜觀今天做到的運動。

「我離健康長高高又更近了一步!」這種成就感可以激勵孩子繼續下去,而且擁有達成第二輪第三輪的動機。

在寒假運動卡中,研究也設計了超過20天有達成每天三輪以上,就可以換獎品的機制。

使用這樣的策略,才能讓幾百名孩子在整整20週的時間內,保持每天跳繩超過30分鐘呀!

2.給予變化性:

大家一定有經驗,每天做一模一樣的事情30分鐘,久了也會無聊也會累,對於渴望探索世界和生來玩樂的孩子們來說更是。

跳繩不只是一個苦差事,而是具有遊戲性,讓孩子有選擇甚至有點玩樂的時候,孩子們才最喜歡。


研究當中甚至提供11種不同的跳繩方法,來讓孩子挑戰跟選擇,分基本進階、單人跟雙人,前跳、後跳、開合跳、左/右單腳跳、原地跑步跳等等,都是基本的,進階則是各種雙手交叉、雙腳交叉、甚至雙人相對跳或同向跳等等具有挑戰性的動作,這些都有助於將這個運動變得有趣,而不是一個勉為其難的苦差事。


在我的門診中,我也常鼓勵孩子,可以跳繩搭配其他運動,家裡有跳床?太好了!偶爾可以跳床,偶爾搭配開合跳、波比跳、或者原地登山跑、健身操等等,讓自己覺得像在挑戰跟嬉戲。


這樣的孩子,通常在門診中,講起每天的運動,都是開開心心的。

我也鼓勵爸媽,在孩子達成特定天數時,給予某些獎勵,也許不一定是物質,而是某些體驗,一起去哪裡玩或者一起看什麼電影玩什麼遊戲,這些都會讓孩子有著更強的動機去做這些對自己好的事情,也減少彼此間的衝突。

做運動,又有選擇、又有成就感,這樣的孩子,更能沒有壓力地健康成長,也能夠長得更好。


內容比較多,幫大家簡單總結:

真正長高的跳繩法:每次十分鐘,每分鐘至少60下的跳繩強度,並且每天累積達三次以上,持續20週以上,研究發現比起沒跳繩的控制組可以多長1.5公分。


為了能夠持續並且享受運動過程,可以給予孩子每輪10分鐘就可以打勾接受到成就感的計分小卡,並且搭配達成特定天數(比如20天)後的獎勵體驗


給予孩子不同的跳繩或運動選擇,可以讓孩子跳脫苦差事的思維,轉換成一種挑戰的模式,比如從前跳變成後跳、變成雙手交叉跳,也可以設計挑戰的不同關卡,比如今天要雙手交叉跳十分鐘,然後挑戰跟爸爸一起雙人跳繩十分鐘,最後一輪就可以跳跳床十分鐘放鬆一下。

詳細的選項,則可以參考上文。



  當然,長高的運動遠不只有跳繩,接下來的文章,我會再整理其他運動,希望能幫助大家跟孩子們一起健康成長。

  另外,爸爸媽媽們,跳繩對大人增加骨密度跟增強心肺功能也很有幫助喔,寒假當中,我們一起運動吧!



「青菜底加啦」真的健康嗎--越喝越胖的果汁陷阱?


 在我小時候,常常聽到電視有一句廣告詞:「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我老外」、「青菜底加啦!」,在診所跟大家聊到時,同仁們都超有共鳴的,真是一個超成功的廣告!

  甚至有同仁說因為這個廣告,她小時候沒吃到蔬菜時媽媽都買這個飲料給她喝。在門診當中,也常常遇到家長問我,小孩子不太吃水果,我可以補果汁給他嗎?

  也有爸媽會強調,給孩子的是鮮榨的100%純果汁,不是商店的飲料那種。

  大家對孩子都很用心,擔心蔬菜不夠,努力補果汁,但是,這樣真的比較健康嗎?


權威期刊JAMA pediatrics發布了一篇重要的文獻Consumption of 100% Fruit Juice and Body Weight in Children and Adults,用統合分析的方式研究果汁對孩子與成人的影響。


同樣的,一句話幫大家總結:

每天一份8盎司(237mL)的「100%無加糖純果汁」會顯著讓孩子的BMI增加,並且在11歲以下的孩子,增胖效應尤其明顯。



所以,如果今天沒有吃蔬果,到底適不適合給孩子喝果汁呢?

就算是100%無加糖純果汁,也並不建議,只有在特定狀況下,美國兒科醫學會有建議給予純果汁。



同樣的,幫大家簡單總結:

2017年發表的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


1歲以下:
  應該盡量避免給予任何果汁,但鼓勵吃水果,可以給新鮮水果做的果泥。

1-6歲:
  建議直接吃水果,除非是整體規劃過營養素的正餐飲食安排當中,可以給予少量果汁,1-3歲最多120毫升、4-6歲最多180毫升。

7-18歲:
  建議直接吃水果,一天建議2-2.5份水果,當中100%無糖純果汁不超過8盎司(237毫升)。


  即使是100%無加糖純果汁,也並不能替代水果本人,尤其在纖維素攝取和營養方面,完全沒有可比性;果汁在1歲以上的兒童來說,並不具有額外的營養價值。


  美國兒科醫學會更是直接寫出,兒科醫師應該支持減少果汁攝取及增加新鮮水果攝取的政策。


  而美國膳食指引,則是接受一天8盎司(237mL)的無添加糖純果汁,作為當天應攝取水果的其中一份,我猜,這是因為大多數美國人的飲食真的太不健康了,所以做出一定的妥協。


  果汁是不是洪水猛獸?如果是百分百無加糖的純果汁,大孩子一天可以容許到237mL,只是要仍當心肥胖問題。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建議的果汁量,其實非常少,隨便一罐新鮮屋甚至是利樂包,都會超過237mL;除非是做為正餐的輔助攝取的果泥,不然孩子隨便一喝幾乎都是爆量的。

  然後就變成甜牙齒,更不習慣吃水果本人,攝取的纖維量就過少。


  除了肥胖問題,也早就有研究發現過量飲用果汁和身材矮小、長不高有關,並且與高蛀牙發生率相關

  水果是健康的東西,但是果汁可能沒有大家想得健康,所以補果汁,真的健康嗎?其實反而是要小心日益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


  每天兩份水果,對孩子來說就是剛剛好的份量。

  祝大家都能吃得健康長得健康!周末愉快!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性早熟你吃得對嗎? --一張圖破解性早熟飲食的迷思

 


關於性早熟的衛教流言滿天飛,診間裡爸媽總是有好多焦慮的特定項目想要問,我也為此寫了一系列流言終結者,在今年的最後、聖誕的前夕,我們就將實證結果匯總成懶人包。

今年要看,就看這篇吧!


可以延緩青春期發育的5種食物:

豆漿:被傳有植物性雌激素,但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會搶走雌激素作用的位置,反而會延緩青春期的起始,並且含有膳食纖維可以進一步減少性早熟風險。

優格:研究發現,發酵乳製品具有延緩青春期的效果,但記得要是無糖優格唷,有糖優格的效果則變成含糖飲料了。

膳食纖維:同樣熱量之下,高纖飲食可以減少性早熟風險,台灣孩童有吃到足量蔬果的只有7%,記得多吃蔬菜唷!

維他命D:研究發現,維他命D的缺乏可能增加性早熟風險,台灣有幾乎2/3的孩子有缺乏或邊緣性缺乏,可以每天補充400-600IU的維他命D,同時也促進生長唷!

地中海飲食:研究發現,強調多蔬果多全穀,適量堅果與海鮮,少紅肉少甜食的地中海飲食,不只有益大人的心血管健康,也有降低性早熟風險的效果。


研究證實適度接觸不影響青春期的4種食物跟物質:

山藥:研究顯示,山藥並不會顯著增加性早熟風險,在日常食用層級也並沒有雌激素的類似效果,因此適度食用不用太過擔心。

牛奶:研究顯示每天兩杯牛奶不會增加性早熟風險,反而能幫助補充足量鈣質跟蛋白質,是有助於成長發育的好食物。

雞肉: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謠言啦!現在的雞肉是經過育種而能快速成長的,並沒有施打生長激素,相反的,雞肉屬於白肉並且油脂含量較低,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適度食用唷!

精油:古早古早被誤解會導致性早熟,近年研究已經證明了,純天然的精油並不增加性早熟風險,但要注意認明認證,避開添加物及可能的環境荷爾蒙唷!


紅燈區:真正需要避開的性早熟大敵

含糖飲料:含糖飲料除了造成肥胖跟代謝症候群,研究也顯示會增加性早熟風險以及內分泌失調風險,WHO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50克的游離糖唷!

高加工飲食:舉凡火腿、培根、洋芋片等等高度加工食品,對健康有害之外,加工過程的種種添加物以及製程,也都可以涉及更多環境荷爾蒙,並且與肥胖相關,會增加性早熟風險。

高脂肪飲食:相信大家常常會聽到醫生說不要吃炸的、不要吃太多動物的皮或油脂部位,這些都都是容易造成肥胖的食物,也會增加性早熟的風險。

環境荷爾蒙:包含雙酚A或塑化劑等等環境賀爾蒙,都會影響孩子的內分泌,增加性早熟風險,如果可以盡量減少使用塑膠餐具,並選用通過認證的產品,此外很多化工香精產品,比如特別香的沐浴乳當中可能含有定香劑,也有較高濃度的環境賀爾蒙。

肥胖:研究顯示,肥胖、特別是短期內劇烈地體重增加,容易誘發性早熟;此外太少的身體活動,也會增加性早熟風險!多起身動動有益身體健康!



如果有擔心性早熟的懷疑,或是性早熟的相關問題,可以洽詢專業的遺傳內分泌科醫師。



擔心性早熟?晚睡的風險可達七倍!

暑假馬上要到了,這幾天,陸續考完期末考的孩子們歡樂地來到門診,眉飛色舞,暑假有許多有趣的安排。 根據往年的經驗,暑假期間除了孩子們 飲食大失控 ,變成 沙發馬鈴薯 窩在螢幕前,導致暑假後 回診整個人腫一圈 之外,暑假期間的 睡眠作息也都非常混亂 。 上學期間是課業壓力大,很難早睡...